为主动适应当前城区疏堵保畅工作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和民意导向,聚焦群众安全出行需求,主动发声、回应关切,按照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市公安局长侯晓滨同志的指示要求,4月20日,交警支队召开城区疏堵保畅交通标线信号优化方案听证会,开门纳谏、问计于民,展示优化方案,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破解城区交通拥堵难题。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市委610办公室副主任张大农,交警支队在家班子成员,机关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城区各交警大队大队长及分管交通管理大队领导参加听证会。邀请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公交公司、市公安局兰山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出租车司机、汽车租赁公司和党政机关驾驶员代表,齐鲁晚报、鲁南商报、临沂日报、沂蒙晚报、中国网、大众网、琅琊网、临沂在线、齐鲁网、鲁网、都市之声、交通广播、临沂电视台等新闻界记者朋友参加了听证会。
听证会由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吕勇同志主持,交警支队设施工程大队有关同志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城区疏堵保畅交通标线信号优化方案,方案遵循了4个理念:一是简单易懂方便出行的理念。让群众能看得清、看得懂,轻车熟路,畅享便捷交通。在优化方案中,无论是标志标线的设置,还是信号灯的配时都实行国家统一标准,设施整齐划一,标线醒目易懂,不搞多样化。将城区20个交叉口左转弯车道右置的方案调整为标准方案;按照信号灯周期不大于120秒、直行方向遇红灯等待时间不大于60秒的原则,对老城区和北城新区268个灯控路口统一配时;对常规的交叉口,统一实施直行与左转弯分开放行;对于相对方向交通流量差异明显的路口,视情采取某一方向进口道直行与左转弯同步放行;对小路口采用两相位的放行方式;交通流量较小的路口信号灯设置为黄灯闪烁状态;右转弯机动车、“T”型交叉口直行车辆尽量不等待信号灯。二是充分挖掘道路资源的理念。对具备条件的48个路口,采用“菱形倒角”的模式,将路口延伸道路进行大于100米的拓宽改造,扩大交叉口路缘石圆角半径,合理分配路权,有序分流车辆,减少机非冲突,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和路口通行率。采用向左侧借道向左偏移道路中心线的方式增设左转弯专用道,划定左弯待行区域,提高左转车辆通行效率;采用路口进口道和出口道压缩车道宽度的办法,增加车道数量,提高路口的整体通行能力;行车道数量较少交叉口,采用直行加左转和直行加右转有效结合、混合通行的车道设置方式,鼓励车辆自调节通行;具备条件的路口,全部设置右转弯专用道;没有右转弯专用道的路口,将机动车道边缘线由实线改为虚线,机动车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可以借非机动车道通行,保持右转车辆连续通行状态。三是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充分考虑慢行交通的需要,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用绿化带进行分隔,设置交通导流岛,铺装彩色沥青面层或施划彩色交通标线,体现温馨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倾力打造“亲情执法”模式,对不妨碍交通安全和通行的11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只教育纠正、不扣车扣证。推行城区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发生无人员伤亡、双方当事人对事故责任无异议的轻微交通事故,通过“畅行临沂”手机APP自主处理,快速撤离现场,避免产生“次生”交通拥堵。四是智慧交通的理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强化交通数据采集、路面实测和集成分析,为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提高路口车辆的运转率,减轻车辆积压,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与百度公司联手打造“互联网+交通管理”战略合作机制,通过百度地图和路面交通诱导屏,实时发布路况,方便群众择优选择出行路线,提高驾车出行的舒适度。针对优化方案有关问题,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与民警及方案设计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听证会全程讨论热烈、氛围和谐,起到了开门纳谏、集思广益的作用,达到了共同研究破解城区交通拥堵难题的目的。
张大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听证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积极践行“忠诚担当、高效廉洁、严格执法、亲情服务”新时期沂蒙公安精神,聚焦群众安全出行需求和关切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目的通过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优化方案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操作性,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全面开启集全民之智、聚全民之力,共同推进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的新模式。并从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城区交通流量、交通出行结构、路网结构等客观方面及公安交警部门自身管理理念和模式等主观方面,分析了城区交通拥堵产生的诸多因素,要求本着遵循城市交通发展规律、打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交通管理模式的愿景,推进优化方案实施,提升城区疏堵保畅工作效能。一是要迅速组织实施,确保早见成效。在充分采纳社会各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城区疏堵保畅交通标线信号优化方案,报市局党委同意后,迅速组织实施,注重时间节点的统筹把握和工作进度的层次安排,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整个城区交通标线信号优化工作。二是优化勤务模式,做实支撑保障。针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加剧交通拥堵的问题,加强预警分析和信息研判,针对交通流量和流向,科学调整勤务部署和警力投向,盘活警力资源、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建立完善摩托车机动巡管机制,发挥指挥调度平台优势,打造“站点疏导、巡线疏通、面上把控”“点线面”结合的城区道路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警力配置最优化、疏堵保畅效能最大化。三是深度调研规划,推动协调发展。继续站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群众安全出行的视角,打破固有思维,创新工作举措,继续通过外聘专业团队的形式,结合城区道路交通资源深度调查和数据集成分析,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整体规划,实现交通标线设置更合理、交通信号配时更高效、交通渠化组织更科学的工作目标,推动城区疏堵保畅工作更深层次上的协调发展。四是坚持问计于民,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交流,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呼吁和号召社会各界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双微平台”、“QQ”群平台等自媒体的作用,开展与人民群众多渠道、深层次的沟通交流,推动形成共同关注和参与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的浓厚氛围。